2021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批共有10類工業產品由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審批
信息來源:www.19boji.com | 發布時間:2021年03月20日
企業生產工業產品必須合法獲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。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工作,多次作出重大部署。日前又將5類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市場監管部門。加上原有的5類,共有10類工業產品由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審批,市場監管總局審批權限全部下放。
那么,經過取消、合并后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有哪些還在繼續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?先來看看這個更新的目錄。
調整后繼續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目錄
、審批違規新增產能生產項目的生產許可申請;因企業收購、兼并、重組或產能置換辦理生產許可事項的,應當注銷原生產許可證書后方可受理生產許可申請。
三、進一步優化生產許可審批服務
(一)全面實施網上辦理。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發揮互聯網+作用,優化政務服務,實施全流程生產許可證電子審批,取消紙質申請材料,不斷提高生產許可受理審批的標準化、規范化和便利化水平;在加強監管、保障安全前提下,大力推進電子證書。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本地區生產許可證電子審批系統與總局e-CQS電子審批系統的數據對接??偩謱⒁劳须娮訉徟到y對各省生產許可審批工作情況進行隨機抽查監督。
(二)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。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全面梳理優化生產許可審批各環節流程,壓縮時間,將后置現場審查模式審批時限和告知承諾審批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。
(三)繼續簡化審批程序。對獲證企業有效期屆滿生產條件未發生變化、作出保證質量安全承諾的企業,繼續免實地核查,在發證后60天內組織對企業的監督檢查;對化肥產品實施告知承諾。鼓勵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先行先試,在保證發證質量基礎上,進一步改進審查、審批模式。
(四)加強生產許可實地核查人員管理。自本通知印發之日起,生產許可實地核查人員由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培訓、考核、使用等管理工作。各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抓緊建立完善有關規章制度,會同相關產品審查機構推進專業實地核查人員隊伍建設;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培訓、考核的實地核查人員在全國范圍內互認有效。
四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
(一)督促獲證企業持續保持生產合格產品能力。對于獲證企業,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按照雙隨機、一公開的要求開展日常監督檢查,督促企業保持獲證條件。對故意提供虛假材料、實際不具備生產條件騙取許可證的企業,按照《行政許可法》規定處理,并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??偩謱⒏鶕鞯乇O管情況以及發現的問題線索,適時組織相關技術機構開展飛行檢查。
(二)開展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。圍繞已取消和下放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,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行業質量安全風險監測、評估,強化區域監測信息共享,對發現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及早研判、及時處置。
(三)加大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督抽查力度,依法向社會公開監督抽查結果,強化后處理,對抽查發現的不合格產品,依法責令企業停止生產、銷售并限期整改。對出現區域性質量安全問題的,要及時約談地方政府和企業負責人,督促整改、落實主體責任。
(四)強化高風險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。對于監督抽查不合格率較高和發生嚴重質量安全事故的產品,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工作,消除質量安全風險隱患。
(五)推進實施智慧監管和分類監管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創新工作機制,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技術,準確識別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點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狀況、區域性和行業性質量安全問題,針對不同風險等級,采取差異化分類監管措施。依托信息化手段,探索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。
(六)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。對于已取消和下放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,鼓勵有關行業協會、科研院所等第三方社會組織,開展多種形式的行業自律行動,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,提供質量安全風險信息;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可以結合實際,有針對性地組織風險監測、監督抽查、專項整治等工作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快配套制度建設,加大有關政策的解讀和宣傳力度,確保改革舉措落實到位。要總結改革工作中創造的好經驗、好做法,對推進改革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和情況,要及時上報總局。
企業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千需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辦理、準備相關材料,對于廠房建設規劃等事宜需嚴格按照標準執行。